唐初,国力强盛,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日益紧密,各族人民的交往频繁如织。
由于地域差异,心灵的交流,文化的融合,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边塞诗应运而生。
国力的强盛,不仅为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激发了他们从军报国的豪情壮志。
他们渴望在边塞的烽火中磨砺自己,找到另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用笔墨书写下生命的辉煌。
而那些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是将边塞视为寻求功名的圣地,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边塞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了诗人们对边寒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对孤独的直面,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激发。
然而,宋朝以后,文人们的创作逐渐转向书房,唐代的边塞诗似乎成为了一种遥远的回忆。
【01】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在唐朝开元时期(公元720年至741年),北方边境局势动荡,尤其是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二年间,契丹频繁侵扰唐边境引发军事冲突。
唐派兵讨伐,却都以失败告终。连续的军事挫败和将领的不当行为,高适深感痛心与愤慨,于是创作了《燕歌行》。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的时候,有个人跟着大将军从边疆回来,给我看了一首叫《燕歌行》的诗。看了诗,我心潮澎湃,想到了边境那些保家卫国的故事,于是我也写了一首诗来回应。
东北边疆起了战事,四处尘土飞扬,大唐的将军离开温暖的家,毅然踏上了保卫家国的征程。
士兵们心中揣着皇上亲自颁发的奖赏,个个英勇无比。大军出发那天,鼓声隆隆,号角响亮,穿过山海关,旌旗在碣石山间飘扬。
紧急军令传来,信使的马蹄在沙漠上扬起阵阵黄沙,敌人正悄然逼近,步步紧逼。草原上,原本的绿意已被战火吞噬,只剩下一片荒凉,敌人的骑兵带着风雨般的气势呼啸而来。
战斗时,土地被染红,勇士们或倒下,或坚持,他们知道,能从这修罗场归家的只是少数。
而在后方的营地,灯火阑珊处,歌舞升平。前线士兵浴血奋战,帐内将军美人醉生梦死,给这个战争添上了奇葩的风景。
秋风过境,沙漠的草色转瞬即枯,仅余下孤城在夕阳下更显凄凉,战士的人数日渐稀少,他们想着为国家效力,拼尽全力,但匈奴的威胁还没解除。
边防线上,士兵身披重甲,日夜守候,背负着家人沉甸甸的思念。家乡的亲人们,尤其是城南的妇人,她们在月光下暗自垂泪,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而远在蓟北的士兵,也会在夜深人静时仰望星空,那每一颗星星,都像是家的方向。
边境那么远,那么荒凉,去了可能就再也回不来。战场的白天,是剑与盾的交响,夜晚则被寒冷和寂寞包围,风声里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悲凉。
战场上整天都是杀气腾腾,夜晚冷风吹过,声音凄厉得像鬼哭狼嚎。战士们挥剑相搏,血肉横飞,他们为国捐躯,仅仅是为了保国护国。
尽管你我未亲历那战场的残酷,但我们共同缅怀那位李将军,他不仅以智谋和勇气引领军队,更以一颗温暖的心,让每个士兵感受到家的温情,即便是在最冰冷的战场,也能找到一丝人性的光芒。
岑参三次去过边塞,对广戍边士卒的生活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边塞诗内容深广,报恩的豪情和忧时的愤慨常常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战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现实性。诗人在歌颂战士们舍身报国、奋战强敌、不畏牺牲的同时,也鞭挞了上层将领的荒淫腐败和骄纵无能。
通过“战十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典型场景的提炼,揭露军中官兵对立、苦乐悬殊。
诗中渲染“大漠穷秋寒草胖,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艰苦惨烈战斗气氛,描写了战士们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结尾回忆李广,既是希望将军爱惜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更希望国家用将得人,巩固边防,尽可能杜绝战争的发生。
此诗用错综交织的笔法表现复杂深广的思想内容,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写得层次分明,笔调随内容而变化,大量运用工整的对仗句来创造对比鲜明的形象画面。
全诗四句一转折,押韵平仄相间,音调抑扬起伏。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堪称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
【02】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也曾前后两次出塞,在边塞生活长达6年之久,和高适相比,他的边塞诗侧重表现边塞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色调也更为斑斓多彩。
天宝十三载(754)或天宝十四载(755)九月,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
你可曾想象,那走马川紧贴着雪域的边际延展开来,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九月的轮台之夜,狂风不再温柔,它怒吼着,带着走马川的石头,这些石头大得像农夫的粮斗,被风卷起,在空中狂舞,又狠狠摔落在地,那声音,是大自然最原始的愤怒与力量。
此时的北方,草木正旺,牛羊肥壮,匈奴的马匹也在这样的季节里格外健硕,他们乘着西风,烟尘滚滚,直逼金山而来,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大唐的将领,一身铠甲在身,夜以继日,从不解带,那金属的碰撞声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每一声都是对和平的渴求,每一次摩擦都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激战。
寒风刺骨,穿透了最厚实的衣物,直扑面颊,仿佛锋利的刀刃,切割着皮肤,提醒着每个人,这里是真正的战场,是生死较量的前线。
战马喘息之间,嘴边挂着霜花,那汗液还未及蒸发,就在凛冽的寒气中凝固成冰晶,附着在五彩斑斓的马身上,美丽而又凄凉。
帐篷内,文书们手忙脚乱,笔墨在纸上艰难移动,连墨汁都要冻结,每写下一笔,都像是在冰面上刻字,艰难而又坚定。
远方的敌人,当他们得知大军压境,心中怎能不颤抖?我们相信,他们不敢正面交锋,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不屈的意志。
我仿佛已经站在车师西门外,期待着胜利的消息,那一刻,所有的艰辛与寒冷都将化为乌有,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
诗人写大军出征,正面写军容威感的笔墨不多,开篇就以夸张的手法写风势之猛烈,怒吼咆哮,斗大巨石刮得满地乱滚,三言两语勾勒出险恶的环境,造成无法克服之险状。极力渲染夸大铺排自然环境的险恶,从而反衬大军一往无前的精神。
接着写敌军进攻,“马正肥”,见敌军装备精良,“烟尘飞”写出“胡骑凭陵杂风雨”的凌厉气势,这又形成无法抵御的态势。摆出自然和军事双重险境之后再写“汉家大将西出师。”
诗人只抓住“夜不脱”甲、“戈相拨”、“面如割”、马汗“旋作冰”、“砚水凝”等几个细节,就以少胜多地写出将军之威严,军容之整肃,进军之速捷,战士之顽强,那种视暴风强敌只若等闲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
回头再来看那肆虐的狂风,逞威的敌军,不再是不可克服的障碍,反而成为我军勇武的陪衬,敌越凶我越勇,风愈狂我志愈坚,有此军队何敌不克。
为配诗情发展,韵律也很奇特,篇首以“君不见”三字领起,先以三、三、七言,后以七、七、七言构成,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形成响亮的音节,急促的节奏。
句句用韵有如进军的鼓点,三句一韵,打破偶句用韵平稳格局,形成滚动的气势,激越雄壮,勇往向前,韵脚的急促奔放很好地配合了大军出征时排山倒海的声势,声情并茂,相得益彰。
【03】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粽子是糯米制作的,碳水的含量很高,而肉粽里含有大量的脂肪,对于本身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粽子是非常不适合大快朵颐的,特别是糖尿病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偏高。早上空腹吃粽子也不太好,因为糯米制品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很长,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绍兴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内分泌科副主任周雅芳说,“像何先生这种情况,就是粽子吃多了太油腻导致的,对于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便秘等人群来说,若过量食用糯米,还有发生消化道梗阻的风险。”
转眼进入六月,天气是越来越热了,还时不时来上几场阵雨 气候潮湿、空气湿气浓度大,觉得浑身乏力,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 这时饮食应以清淡低脂为煮,吃起来舒服还不给肠胃造成负担。天热炎热会大量出汗,很容易上火,这时不妨多喝些汤汤水水,既能滋补润燥,又清淡爽口, 营养补水两不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擅长写边塞诗另一位高手便是王昌龄。他的边塞诗多为七言绝口或七绝组诗。
他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断面,或从新颖的角度,创造广阔、深远的时空境界,对边塞竞争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诗人关心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问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此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
古老边疆,皎洁的月光仍旧静静地照耀着,和千年前一般无二,守卫边疆的战士们,为了抵御外敌,离家万里,踏入了漫漫征途,至今仍未归还。
如果那位传说中的龙城飞将军李广,那位箭术超群、英勇无双的英雄还在的话,在他的守护下,绝不让匈奴的铁骑越过阴山。
也许这也是每一个守夜的士兵,心底或许都会默念着这份愿望,就像月光无声地倾洒,温柔而坚定,照亮着回家的路。
在这样的夜晚,即使风沙再大,寒风再凛冽,他们的心中也有一团不灭的火,那是对家国的深情,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历史英雄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入手擒题,笼盖全篇,一下子把读者带到辽阔雄浑的边塞境界中来。
“秦””、“汉”言历史之长远,“关”、“明月”,点染上“秦”、“汉”,这就涵盖了古今的守边战争。“明月”和“关”是眼前实景,又是古今守边的见证人,它记录着一代代战争的风云,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首句概括力可谓重似泰山,次句承接住并非易事。诗人轻轻点出“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沉痛的抒情佳句。“万里”又极言地域之广,和首句“秦汉”互文,漫长的历史上整个神州大地皆“长征人未还”。
它象一篇触目惊心的边塞战争的总结,一批批战士抛尸塞外,埋骨沙丘。“人未还”中传出的是对战争的谴责,对亡灵的哀怜,对几千年来民族灾难的反思。
首二句一写景,一抒情,已把边塞概括无遗,似乎难以为继了。这惨重后果怎能不引起人们思考?
诗人曲折之处在于不正面作答,而是以想象中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的缺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短短两句总结出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它是精警的议论,充满激情和愤慨,对边防的关注,对士兵的同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对朝廷的不满,对边将无能的讽刺……可说应有尽有。
而这些却不用理语说出,而是从明月、关,龙城飞将、胡马、阴山这些形象中传达出来,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04】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描写边地汉族和少数民族战士的悲苦生活,深刻地概括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反对穷兵黩武的思想。
阳光正好时,我攀上那座古老的烽火台,眺望着远方,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黄昏降临,我缓缓牵着疲惫的马儿,来到交河畔,让它饮几口水,缓解一天的干渴。
夜幕的深沉,四周被一层薄薄的沙尘笼罩,营地中刁斗声声入耳,那节奏低沉而悠长,想起远嫁的公主,她的琵琶声中似乎也藏着无尽的哀愁和思念。
抬眼望去,旷野中云雾迷蒙,无垠的天地间,哪里有家乡的轮廓?雨雪渐渐覆盖了大漠,让这荒凉的世界更添几分苍茫。
夜空中,偶尔有胡雁掠过,它们的叫声凄厉,似乎也在诉说着旅途的不易。而那些远离家乡的胡人士兵,眼眶里也常含着泪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彼此间,虽然语言不通,但那份对家的渴望,却是一样的沉重。
听闻玉门关外,道路已断,归途难寻,我们这些战士,只能紧随着将军,日复一日地在战场上奔走,为的不过是一份忠诚,一份保家卫国的誓言。
年复一年,多少战友倒下,他们的身躯永远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换来的,或许只是西域进贡给朝廷的几筐葡萄,那酸甜之中,藏着多少人未了的心愿和遗憾。
这首诗是李颀的代表作。语言流畅奔放,悲凉慷慨,充分发挥了歌行体的特长。全诗十二句,分三层,结构紧凑,层层推进。
开头六句写日常军旅的艰辛,日观敌情,黄昏饮马,夜冒风沙巡逻,耳闻幽怨之声。
中间两句写战争给敌方带来的灾难。“胡雁哀鸣夜夜飞”,鸡犬不宁,动荡之甚;“胡儿眼泪双双落”,触目惊心,悲痛之极。
此情此景,使倍尝艰辛的战士又加上心理难以忍受的重压。写战争给敌方人民带来灾难,这在边塞诗中是不多见的,说明诗人对战争认识的深度。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经过步步渲染,已把战士置于难以承受的境地,诗人又更上一层,写出“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把诗情推向高潮。
结尾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感叹“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写出时间之久,“空见”二字,寄多少愤慨。
本诗以小见大,寓意深远,以汉武帝攻大宛的史实直指唐王朝的“开边不已”。
【05】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的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他自自从军,奔赴前线,体验着大唐将士南征战北,目睹边塞风光,体验刀光剑影的惊险场面。
关于受降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没关系,它就是一个地标。
回乐峰(地名)前,黄沙漫漫,一望无垠,月光映照,沙粒如雪,一片洁白,给人以寒凉凄冷之感。
受降城外,月光朗照,银辉四射,天地空明,月光如水,落地成霜,一片凄清冷峻,一片沉寂无声。
边关之夜,皓月之下,一阵笛音响,破空而来,随风回荡,久久缥缈在空中,久久萦绕在征人的心头。
笛音幽幽咽咽,哀怨凄清,如泣如诉,如慕如歌,传达万千情绪,万千感慨,蕴含其中。
读李益这首边塞诗,令人联想起李白《静夜思》的游子吟,主要因为两诗在表抒征人与游子的思乡情怀时,都选取了月华泻光、地如霜降的寂静清冷的深夜环境来渲染气氛、经营意象、抒发情思。
李益的这首诗,是写征人久戍思乡的边塞诗。同是月白如霜清之夜,景物与境界则与李白之作迥异。
首二句以工整、自然的对偶句式,互文见义,如电影的长镜头一下推出了回乐峰前、受降城外苍茫天地里的月夜景色,气象宏阔,色彩凛冽。
诗人夜登受降城楼(唐代为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因唐太宗曾于贞观二十年在此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而得名)但见城东数十里的丘陵上,烽火台绵延耸立,如同披甲执戈的哨兵;
烽火台前的广袤沙丘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如同皑皑白雪生光;皎洁的月色铺天泻地,好似严霜撒满夜空。
烽火台、受降城,令人遐想烽火遍野、铁马金戈的边塞杀伐景象;白沙、明月、积雪、飞霜,相互映照,相互烘托,把原本苦寒的边塞渲染得一派凄清。
由于月色的皎洁澄明,加上处此月夜中人们心境上的清冷之感,遂觉月光是“空里流霜不觉飞”,这样的月光照耀着河丘沙野,白沙反射着月光,便如同积雪一样晶莹。
诗人登城的季节未必是秋冬,但雪上加霜的比拟令人望而生寒。
置身于这等寂静清冷环境中的征人是最易怀念家乡的美好温暖、家人的亲热温馨的,蓄于胸中的乡愁,已呈一触即发之势。
此际,一声声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传入耳鼓,回荡胸中,有如征夫怨妇如泣如诉互道离索之苦,这笛声引爆了征人、诗人的沸涌着的思乡情怀,于是一个悲壮的镜头便呈现在诗人和读者的眼前心头,这就是“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整体性、不约而同的心理行为。
从全诗看,前两句写景,重在着色,月如霜,沙似雪,以视觉之间通感感觉之冷;第三句写声,以笛声的凄婉触发情感的外泄;结句写思乡情感集体迸发出现的悲壮画面。
这动人心魄的画面,正是色、声、情碰撞、交融而成的结果。由此而表抒的乡愁,是一杯令人心醉的烈酒,不同于李白的《静夜思》,那是一盅淡而耐品的清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股票融资怎么操作,联系我立即删除
李益诗人边塞边塞诗岑参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